浦江縣人大常委會以數字化改革為牽引,以人大代表聯絡站為依托,推進線上+線下融合、代表+群眾互通,實現全天候聯系群眾、全方位匯聚民意、全閉環督政議事、全覆蓋參與治理、全周期履職服務,以實實在在的辦理成效取得人大代表和人民群眾的滿意,打造有浦江特色的全過程人民民主基層單元。
高標準推動聯絡站點新提升。在整合原有站點資源的基礎上,安排專門經費,提升建設標準,按照“六規范”,即硬件建設、隊伍配備、代表進站、工作機制、處理流程、履職服務平臺規范化,推進代表聯絡站流程再造、制度重塑、提質增效。按照“334程式”制度統一上墻,即“3個制度”,代表接待選民制度、站點工作流程制度、建議意見交辦流程制度;“3個職責”,人大代表職責、站長工作職責、站點工作人員職責;“4個公開”,代表信息公開、代表進站公開、代表活動公開、群眾意見建議辦理公開。同時,建立完善固定和流動相結合、走訪和座談相結合、征求和征集相結合、解決和解釋相結合的代表活動規則,探索實踐“線上+線下”“站內+站外”的聯動機制,構建收集群眾訴求及意見“百分之百”、及時有效回應群眾訴求“百分之百”的建議收集辦理閉環工作機制。
高質量打造特色應用新場景。充分發揮數字化改革牽引作用,以人大代表聯絡站為陣地,迭代優化“白馬民情e站”應用場景。群眾只需掃描二維碼,即可閱覽城鎮動態、政策法規、惠民服務等信息。通過“報事投訴”板塊,便可反映社情民意,鎮數字駕駛艙聯動縣社會治理中心(8890平臺)指派責任單位落實辦理,形成村鎮縣三級閉環流轉?!鞍遵R民情e站”突破時間、空間限制,群眾可隨時隨地快速準確上報民意訴求和意見建議,人大代表通過平臺隨地、實時全程關注、獲取民意、跟蹤督辦,直至規范辦結,充分發揮“指尖”代表聯絡站作用。自推行以來,群眾報事331件,辦結331件,訴求解決周期同比縮短40%。
高水平搭建代表活動新載體。積極探索提升服務代表新方法、新舉措,不斷完善代表工作機制,構建代表履職平臺,拓寬代表履職渠道,更好發揮人大代表的主體作用。一是開通代表“直通車”。推進“縣長、局長、法官、檢察官”進代表聯絡站活動,人大代表約見部門負責人面對面商議,通過建議傳遞“直通”、辦理答復“直通”、督查評價“直通”,為閉會期間代表建議的提出、交辦、承辦、答復建立快速綠色通道。二是開展“菜單式”監督。圍繞中心大局、緊盯群眾關切,精選出一份含有7大類20項監督議題的菜單,供代表自主選擇,并按照“點單”情況及時組織人大代表參加監督活動。全縣239名人大代表參與熱情高漲,完成監督議題點選298次。三是推行“微民生實事”。組織代表在閉會期間收集群眾反映的因囿于單個項目資金量小、審批程序過長、相關政策支持欠缺等因素影響而無法及時落實的急難小事,交辦相關部門研究處理。目前解決了群眾關注度高的關鍵小事128件,受到群眾一致好評。四是推出“車輪上的調解室”。整合人大代表、鄉賢等各類調解資源和社會力量,把民情民訪全程代辦融入“大調解”工作,以“流動調解庭”模式開展矛盾糾紛調處工作。今年以來,人大代表參與化解矛盾糾紛83起,化解成功率100%,群眾滿意率100%。五是創設“代表聯絡站+共享法庭”。按照選區組成庭務委員會,在一線接收群眾訴求,聯系共享法庭相關成員提供優質司法服務。今年以來,“在線”提供司法服務52次。
高效能激發代表履職新活力。充分發揮代表示范引領作用,引導廣大群眾奮力投身“兩個先行”,推動省黨代會精神在浦江落地生根、開花結果。深入開展“爭當三員、共富同行”主題活動,動員各級人大代表爭當共富同行宣傳員、監督員和領跑員,通過發出一份全員倡議、組織一次專題培訓、開展一次主題宣講、召開一次群眾座談、樹立一批典型示范、幫扶一戶困難家庭、化解一起社會矛盾、提出一個共富良策、參加一次公益活動、提供一條招商信息等“十個一”活動載體,化解社會矛盾87起,收集招商信息126條。深入開展“千名代表進千企、四級人大助攻堅”主題活動,通過“一代表一企業”結對聯系,四級人大代表參與活動968人次,開展專題調研、監督、視察、座談和走訪118次,收集意見建議158件,現場解決問題122個,有效提振了企業發展信心。
(浦江縣人大辦薛蓮)